先立后破 共识共为
全面落实零基预算改革任务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毛伟明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政治任务,是一场勇于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湖南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首批12项重点改革事项之一,提高政治站位,紧盯目标任务,把握改革重点,全力抓好落实。
充分凝聚抓落实促落地的改革共识
预算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服务保障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重大方略、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零基预算改革是高效统筹、讲求绩效的制度安排,是有保有压、能增能减的科学设计,必须深化认识,进一步凝聚促改革、抓落地的共识共为。
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预算管理改革工作作出了系列部署,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并将其写进《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央加力提速改革进程、加速深化改革内涵的鲜明态度。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坚决态度、坚定信心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这是财政绩效管理实践的经验提升。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鼓励下,全国各地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可学可鉴的改革经验。去年,湖南在省级层面部署开展零基预算改革,按照“先定事、后定钱”原则,开展政策和资金“两个清理”,统筹部门专项、跨部门、单位等三类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预算执行约束、预算绩效管理、财会监督等四项制度,改变了支出固化格局,打开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新局面。首先,控制了资金规模。全面梳理长期存续、效益不高、交叉重叠的资金政策,全面清理省级100项重大专项,截至目前已压减收回非重点非刚性支出76.7亿元,预计全年可压减100亿元以上。其次,保障了重点需求。统一预算分配权,强化重点领域保障,将压减的资金全部投入11大标志性工程、“4×4”现代化产业体系、金芙蓉投资基金以及重大项目建设,今年省级财力用于“三个高地”建设资金达到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33%,增强了大事要事保障能力。最后,创新了支出方式。以政府引导基金、贴息、担保等新型支出方式,放大资金乘数效应。比如,加快推进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省级政府投资基金财政出资增加到240亿元,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千亿级规模的金芙蓉基金。这些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是破解当前财政难题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已连续1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帮助地方缓解财政困难。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看到,近年来,地方财政受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化债等因素影响,预算紧平衡态势明显,迫切需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增强预算统筹能力。首先,这是缓解收支矛盾的需要。近三年,湖南通过推进财源建设,有效盘活国有“三资”,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收入下降36.7%。与此同时,县级“三保”、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和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持续增长,财政长期处于紧运行状态,亟需通过改革缓解这一压力。其次,这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需要。在原来的“基数+增长”预算编制模式中,一些部门单位“护盘子”“守基数”意识强烈,政策项目到期不清理退出,一定程度上固化了支出结构,一些转移支付增量资金仅占三成。
要适应未来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必须通过零基预算改革,实现支出结构的优化。最后,这是保障增量支出的需要。当前财政工作既要保民生防风险,又要稳增长促发展,尤其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两重”“两新”等政策承接,以及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需要更多“真金白银”投入,这些都必须通过零基预算改革向支出要财力、向“存量”要“增量”,增强资金保障大事要事能力。
牢牢把握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目标任务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既是引领发展的“立”,也是立足当前的“破”,更是着眼长远的“改”。必须瞄准目标、全面推进,确保尽快落到实处、达成实效。
把准“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科学性,提升预算安排精准性,提升风险防控有效性,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上,迅速将改革要求落实到2025年预算编制,全面构建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统筹有力、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实施范围上,省市县三个层级全面推进,实现各类财政资金全面覆盖。
把好“三个原则”。就是坚持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以零为基”,强化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结合财力状况、轻重缓急、实际需求、绩效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综合平衡基础上编制预算。坚持“以事定钱”,以事为预算的基础,统筹各类财政资源,让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政策走,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厘清支出安排顺序。坚持“以效促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闭环系统,做到“政策项目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
把握“四个统筹”。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要统筹好专项、跨层级、跨部门以及单位资金,最大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统筹。数量上,严格控制专项资金数量,一般不得新设专项资金;体量上,合理确定专项资金规模,做到能增能减;质量上,推进专项资金深度整合,统筹合理设置专项资金。二是加强跨层级资金统筹。一方面,对跨层级、跨区域的共同财政事权事项,根据支出责任分级共担,上级不得随意“点菜”让下级“买单”;另一方面,市县在落实约束性任务基础上,将本领域本级财力和上级资金统筹使用,发挥资金合力。三是加强跨部门资金统筹。做好“存量”文章,统筹重大部署相关领域专项资金保障,统筹支持方向相近的专项资金,实现目标共商、政策共定、项目共管。四是加强单位资金统筹。单位资金也是公共资金,不是单位的“自留地”,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统筹做好支出管理。
把牢“五个重点”。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必须针对财政管理薄弱环节,加强财政管理工作。一是聚焦配套制度集成。将零基预算要求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建立健全过紧日子、预算执行约束、专项资金管理、财政支出标准体系等配套制度,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确保改革系统集成、整体推进。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攻坚。省级层面,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沉淀资金盘活、财政科研专项统筹、产业发展政策清理转型、信息化项目统管、资产与预算管理联动“五大攻坚行动”;市县层面结合自身实际,确定重点攻坚领域,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三是聚焦财政审计联动。建立常态化财审联动闭环管理机制,财政部门立足“把关守口”职能,审计部门强化“经济卫士”定位,针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开展审计和财会监督,将平台、园区财政管理纳入监管范围;对于审计发现问题,财政部门跟进督促,财审联动推动整改落实。四是聚焦增量政策落实。今年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置换债是重头戏,必须积极对接,抓好落实。债券资金到位后,优先置换非标刚兑、高息债务,抓紧偿还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不得挤占挪用,不得“优亲厚友”“留高还低”,更不得等靠躺平,切实将中央增量政策用好用足,确保完成既定化债任务。五是聚焦财政科学管理。通过强化全流程的业务管理、全链条的收入管理、全方位的风险防控、全口径的债务监管,找短板、堵漏洞、挖潜力,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确保财政资金到哪里,财政的科学管理就要跟进到哪里。
压紧压实零基预算改革责任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触动利益深,涉及面广,必须对标改革要求,以动真碰硬的勇气、敢打必胜的信心,凝聚各方合力,坚决打赢零基预算改革这场硬仗。
主动担当作为。建立省级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定期调度、情况研判、问题破解,确保改革有条不紊向前推进。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为市州财税体制改革“头号工程”,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各级财政部门切实扛牢责任,倒排工期、能快则快,确保实现改革目标。
凝聚工作合力。财政部门发挥好牵头组织作用,加强对相关部门工作指导,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贯通融合。其他部门作为零基预算实施主体,必须切实转变预算编制和执行理念,坚决不能“打小算盘”“穿新鞋走老路”,确保改革步调一致。省财政厅会同相关省直部门,制定预算评审、项目申报、绩效评价、账户清理等全流程工作指南,进一步提升改革的可操作性、可落地性。
强化督促问效。密切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既鼓励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又强化自上而下的刚性要求,对改革推进滞后市县重点督办,并视情开展“回头看”,形成落实闭环机制,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任务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