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05-17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区动态

湘阴县:完善乡镇资金监管 加强财政两基建设

来源:岳阳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1-08-11 浏览次数

湘阴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19个乡镇。近年来,该县严格按照《湖南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以落实财政“三农”政策为目标,找准资金监管着力点,细化管理办法,为加强乡镇资金监管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资金监管为主线,拓展乡镇财政新视野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管理工作,确保乡镇财政资金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三农”政策,规避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该县统一思想,积极行动,认真学习,把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贯穿到整个乡镇财政工作中去,立足本职抓监管,围绕监管搞好服务。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领导小组,由分管财政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局纪检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相关业务股室()长、各乡镇财政所所长为办公室成员,全面组织协调资金监管试点工作。省财政厅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联系点六塘乡财政所也相应成立了工作班子,组建资金监管办公室,以资金监管为主线,形成了两级政府指导抓、财政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助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20108-12月,全县纳入监管的乡镇财政资金共计7046万元,其中农业类2329万元,综合类1996万元,建设类1912万元,教育类147万元,社保类44万元,其他618万元。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资金监管新格局

  该县从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入手,大造声势,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新格局。建立信息专管员制度。结合资金监管工作实际,在乡镇财政管理局和六塘乡财政所分别设立信息员岗位,按农业、商贸、教科文、社保和农村财务等资金类别,专职乡镇财政资金的信息收集、文件归档、数据汇总、情况反馈。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时修订和完善了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重大资金审批、资金使用公示、项目验收结算、资金监管绩效考评等制度。六塘乡财政所还积极探索将本乡范围内的所有项目资金进行专人专账管理。细化资金监管程序和办法。先后补充制定了家电及汽摩下乡补贴资金、惠农补贴资金、农业专项资金、社保专项资金等监管办法,对于家电及汽摩下乡补贴资金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原来的“乡财政审核,县财政付款”改为“经销商代审直付”的办法。群众买卖成交后,就可从经销商那里直接领取13%的财政补贴资金,截止20101225日,全县家电销售总量为113992台,销售总额为24626.3万元,补贴资金2904.3万元;全县汽车摩托车销售总量为6167台,销售总额10127万元,补贴资金1024.8万元,补贴率达96%以上,补贴资金和补贴率均居岳阳市首位。下乡补贴简化为三个流程,即购买—垫付—结算。群众在第一个程序就可以在经销商那里领到财政补贴资金,经销商在代审有关资料后,凭农户身份证、户口簿、销售发票复印件及产品标示卡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家电窗口进行结算。购买汽车和摩托车的农户,领取补贴也只有四个程序,即购买—申报—审核—兑付。事实证明新的补贴办法让人民群众快捷享受了党的惠农政策,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成功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以强化资金安全为重点,创新资金监管新模式

  建立资金监管台账。为随时掌握乡镇财政资金的现状,对分类整理的各项专项资金,分别建立资金监管台帐,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跨区域的项目资金,由项目主管单位告知乡镇财政管理局及相关财政所,按照有关要求,协调做好资金监管工作。建立信息通达机制。县直部门在下达资金和指标文件时,明确乡镇财政所及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局确定专人,负责财政部门和县直各部门之间资金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工作,将各类政策资金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告知乡镇财政所,确保乡镇财政所全面掌握辖区内财政资金信息和运行情况。还定期不定期地对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和巡查,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反馈监管意见。强化监管措施。针对乡镇财政资金涉及面广、资金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该县立足实际,强化监管,狠抓落实,确保监管工作质量和效果。一是增强财政资金透明度。对各项惠农补助资金和项目资金,认真做好基础信息管理工作。对容易发生变化的各类基础数据,实行重点清查核实。按要求将各类补贴和项目资金的政策信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及项目资金额度、建设内容在镇、村公示栏或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公开,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天,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加强群众监督。今年累计发放《湘阴县人民政府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10万份,接待补贴资金查询人员不下100()。二是补助资金直达农户。严格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减少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以“一卡通”形式直达农户。2010年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2亿元,补贴项目达30项,惠及16万多农户,做到了该补贴的项目一个不少补贴到位,该发放的资金一分不少发放到农民手中,实现了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零误差”。三是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项目资金监管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财政所全程参与有关项目资金的立项申报、跟踪实施、评估验收等工作,在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竣工验收四个环节上予以重点监管。

  以队伍建设为动力,树立乡镇财政新形象

  加强队伍建设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有力保证。主要在业务素质、窗口形象、网络平台等方面下功夫,全面优化乡镇财政新形象。提升业务素质。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先后有2人分别参加省厅举办的乡镇基层财政所长集中培训和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班。县乡财局和会计股联系用1个月时间耗资10多万元,对全县村级组织的财务人员分垸区乡镇进行了一次脱产集中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基层财政干部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提升窗口形象。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资金监管要求,以建设窗口形象为载体,改善办公设施和活动场所、美化院内环境。要求有条件的乡镇财政所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设有惠农资金补贴窗口、农村财务代理服务窗口及群众来访窗口,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家电汽摩下乡补贴窗口,并在各窗口进行评选“服务之星”活动,有效提升了各窗口的服务质量。提升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和办公设备,建立了乡镇财政信息共享盘;启用和更新用友财务管理软件、惠农资金补贴系统,开通了湘阴县惠农补贴资金语音查询系统,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情况反馈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电子网络办公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