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财政局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国家减税降费、税收体制改革等前进中的困难,迎难而上、担当作为、以五个“聚焦”助推党建、业务工作双提升,实现2019年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聚焦根本保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财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坚持政治统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党建责任在支部“五化”建设、党员“双争”积分中全面压实,以“学习强国”、知识竞赛、业务培训等平台推动学习活动持续升温。围绕财政改革工作大局,在主流媒体传递财政好政策、好声音,有7件作品在全省财政系统“礼赞新中国、奋进70周年”征稿活动中获奖,有52篇作品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发表,塑造了财政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班子带头、清单管理、整体推进,以多种形式征集意见建议32条,举办读书班5次,党组研讨学习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检视查摆出各类问题23个,认真抓好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和整改台帐,逐个销号,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持续抓好队伍建设。干部活力有效激发。坚持考岗、轮岗、换岗、比武,先后招录了16名公务员和40名事业编制的村账会计,充实到基层一线,有26名优秀乡镇财政干部调入县直单位,全面轮岗调整和提拨股室和财政所正职7人、副职15人,一般干部35人次。坚持正风肃纪常态化。全面从严治党在警示教育、执纪问责中纵深发展。省委巡视组提出的5项整改任务,均已整改落实。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农商行持股、作风督查等专项整治行动,不定期查岗12次,下发通报11期,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人,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二、聚焦根本任务,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争资引项有效果。以财政部定点扶贫为契机,加大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力度,全年共向上申报汨罗江流域综合治理、全省产油大县、欧投森林提质增效等20多个大小项目,争取新增债券资金5.56亿元,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量资金达2.1亿元,转移支付总量达53.57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粮草军需”。 二是产业发展强后劲。紧扣“强工兴旅”战略,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一决定、两方案”文件,县本级设立的工业发展基金1亿元、旅游发展基金15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1200万元,争取企业技改、标准化厂房建设等专项资金2445万元,审核发放小额贷款3800万元、“惠农担”系列贷款6800万元,重点支持云母建材、食品、机械、电子信息、中药材、旅游、油茶等产业发展,让产业园区成为高质量发展助推引擎,华文食品缴税突破1亿元,工业园创税3.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为140亿元,整体保持了稳中向好、逆势上扬的经济增长态势。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取消、停征、降标非税收入2.1亿元,助推了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激发了市场活力。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缩短办事流程,全年共减化办事流程7个,网上可办率和网上办理的分别提升到97%和68%,最多跑一次,落地见效。三是征收征管挖潜力。进一步织密扎牢县直单位税收联控、乡镇协税护税、村级财务把关控税“三张网”,加强收入入库调度和预算执行分析,推进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7亿元,同比增长13.1%,税收占比达84.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其中乡镇级税收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10%;高新区创税3.34亿元,增长17.6%;城关镇突破6000万元,长寿镇、南江镇增收效果良好。
三、聚焦提升贡献力,主动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坚持底线思维,针对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打好重点战役。一是全面防控债务风险。“压”的项目无一开工、“保”的项目进展顺利,注重多措化债减存量,多渠开源促增收,多级倒逼强责任,实现土地出让价款13.99亿元(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收入4.89亿元);提取偿债准备金2637万元,回收财政“两项资金”2.41亿元,全年偿还存量隐性债务7.046亿元,超出“九年化债方案”目标任务(2.02亿元)5.166亿元,偿债力度较大、进度较快,偿债力度在全省排名靠前。二是全力巩固脱贫成效。统筹整合上级财政涉农资金6.19亿元,本级配套8700万元,“两大平台”资金投向精准。加强扶贫资金拨付催办服务,绩效管理、问题整改、贫困村债务风险防控力度,收回闲置和无法实施项目资金2310万元,核实贫困村债务1.04亿元,专户资金支出进度为100%。将38家部门,2363个项目、5.36亿元资金实行动态监管,各级扶贫资金审计督查交办的问题立行立改、全部到位,顺利通过国家、省考核评估。驻村帮扶竭尽全力,鹿石村、南坑村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15%以下,鹿石村顺利接受国家三方评估、市脱贫攻坚实地考核检查验收。三是全域保障污染防治。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加力支持城乡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垃圾污水污泥处理、“河长制”、改厕等工作,落实“三个三”资金保障,完成节能环保支出1.75亿元,完成15546座散居农户旱厕改造,勾画山青、水碧、天蓝、土净的秀美平江风景线。
四、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突出保基本、兜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占比79%以上。一是支持“三农”发展。统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坚持在乡村振兴上打好“本地特色”“生态宜居”“脱贫攻坚”三张牌。投入3524.33万元完成7个乡镇2.8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一卡通”发放惠民补贴60项5.2亿元,筹集农业保险保费4678万元,拨付交通资金2.2亿元、农林水资金10.7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加力支持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两茶”、中药材、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加快动物疫病防控,支持生猪生产。支持环境整治,创建一批同心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把绩效理念和方法落实到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全过程,确保进村入户的各项资金落到实处,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二是支持稳就业。把稳就业作为优先任务。继续加大稳岗补贴、创业补贴以及持续就业社保补贴,优先保障“两后生”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推动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分类施策,通过职业培训补贴、扶贫车间补贴、见习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多种方式促进困难群体转业转岗,鼓励社区提升创业服务,支持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摆脱贫困。统筹1000万元缓解工业园实体经济用工压力,统筹180万元支持洪家塅社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3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50人。三是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计划,支持薄弱学校提质改造,努力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全年教育建设总投资10312.6万元,湖师大附属平江颐华实验学校的正式落户平江,简青芙蓉学校、桂花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增加城区学位6000个。四是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落实城乡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零差率、公立医院改革补助5.53亿元,拨付城乡医疗救助2241万元,贫困人口乡镇卫生院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5%,县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支出1630万元,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支出315.2万元,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标准再次提标,城乡低保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320元,农村和城市特困人员年供养金分别达到4836元和7800元,困难残疾、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补助提高到60元。足额保障政法机关公用经费。村级运转保障经费提高到村均16万元,城乡社区分别为30万元和18万元,另对每个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安排组织规范化建设、服务群众经费各1万元,每个城区社区安排惠民项目资金5万元。竭力兑现基本工资及离退休费调整政策,进一步规范地方性补贴奖金福利发放。六是促进文体事业发展。继续支持村健身广场提升改造,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旅融合,重点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投资10.2亿元, 完成石牛寨、天岳幕阜山、盘石洲、白鹭湖等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安排文化、科技扶贫资金1880万元,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和开通1561套,开通率达55.6%。
五、聚焦激发活力,纵深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一是财政监管加力加效。以“财政绩效建设年”为契机,编细编实“四本预算”,进一步提高基本支出保障水平;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和“放管服”提质升级,直接支付率达99%,核实10年预算总会计往来款,节约资金1800多万元;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县“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10.3%;推进政府釆购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审减金额6.09亿元,综合审减率15.7%;财政监督检查收缴处罚入库违规资金1419万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持续加强,“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补贴增加到92项,启用村级财务统一软件,与“互联网+监督”平台互联互通,公示率、结账率达95%以上;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管理三年总体规划》,紧抓事前、事中监管,事后监控,对民生项目、重点项目等实行重点绩效评价,评价金额达6.72亿元。二是基础管理精准精细。完成172个单位内控报告编制,大规模开展新《政府会计制度》培训,农村基层干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制作和变更电子印章120次,变更系统权限142次,网络安全排查和故障处置持续加强。认真开展“如法网”、县人大学法考试活动,财税与法同行专场比赛独占鳌头。深入开展五项清理,督促返岗24人,清理“吃空饷”对象56人,停发47人工资,为财政节减支出300多万元。加强污水处理PPP项目实施方案、财政承受能力报告及物有所值报告的编制等前期工作,为项目顺利进入财政部PPP项目信息库做好基础工作。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履职尽责,广泛接受监督。扫黑除恶高位推进,文明创建成果持续巩固,调研扎实工作推进,全年来,做到内部稳定、治安秩序良好,平平安安。城关镇、三阳乡、木金乡、浯口镇、童市镇、上塔市镇、余坪镇等7个乡镇债务防控有力,实现“零债务”乡镇。三是国资管理从严从细。进一步加大国有资产清查力度,扩大国有企业考核范围,依法考核国有企业经营业绩。严格国有资产配置标准,把好“入口关”“使用关”“处置关”。全年共处置房屋及构筑物面积129636.11㎡,土地面积42995.00㎡,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谢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