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声声入耳 事事关情

来源:岳阳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08-11-18 浏览次数

声声入耳   事事关情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

20061027日)

 

我们感到,办好人大建议,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着财政部门在落实“民本岳阳”执政理念中的实际行动;而且关系到全市财政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体现着财政部门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中的职能作用。对代表们的建议,我们不仅带着感情办,尽量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本着对事业的责任感而办,致力从制度上、根本上提高理财水平,提升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推动力和调控力。今年我局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0件,已全部办理完毕,答复率100%,代表的对答复件的意见正在陆续回复之中。对建议办理,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规范程序,把建议办妥

高标准、高质量地办好人大建议,首先必须有制度作保证,从责任上压担子,在程序上求规范,做到领导全程化、责任具体化、承办规范化。近年来,我们在办理建议、提案中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是统一办理流程。从接到提案办理任务到最后印发寄稿,每个环节都有统一规范的流程。在此过程中,办公室归口管理,进行综合协调,主要负责对外联络、统一登记、分类承办、文字审稿、检查催办、统一归档、打印寄发等。办公室以《公文处理办法》形式制定了统一的答复件格式。把所有建议按编号、提议人、联名人数、建议要点、分管领导及承办责任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提案台账,然后逐件分解到各承办科室(单位),每份建议办理做到了去向清晰、答复及时、衔接有序。

二是推行以岗定责的管理办法。接到市政府交办任务后,我们以局务会形式召开由局领导和科室、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建议、提案交办会,对办理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具体部署。由办公室与承办科室共同签订责任状,实行局班子成员牵头领办、责任科室主办、办公室督办。科室作为承办责任单位,实行“三包三定”责任制,即“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包调查、包联络、包落实”。在承办过程中,要求具体承办人与代表沟通到位、调查研究到位,答复件要事实清楚、依据充分、数字准确、措施具体、答复明确,对草率应付、了解不深入、措施不具体、答复不诚恳的坚决发回重办,直到满意为止。

三是建立经常性的联络沟通方式。每年“两会”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我们都要派相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人大代表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坚持定期向市人大报送预算报表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报告重大事项。在办理建议过程中,承办人员采取电话联系、上门走访、直接见面、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代表们进行联络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也使办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四是实行层层把关的审核制度。所有建议答复形成初稿后,统一提交办公室从文字、格式、内容上进行初步把关;承办单位根据修改意见打印正稿后,提交分管副局长审核;分管领导审核后,再打印成正稿,统一提交局长审核。绝大部分建议答复件都经过了从办公室把关、科室完善、领导审核反复几个来回,有的建议修改达3次之多,有的还多次推倒重办。一些比较重要的答复件要还送交市政府办、市金融证券办审核后再印发。同时一式三份分别报送市人大联工委、市政府办和市金融证券办,并把答复件连同征求意见函寄送到每位代表。收到意见反馈函后,办公室又集中进行一次梳理,代表不满意的,及时向相关局领导报告。

五是推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建议、提案办理纳入了机关量化目标管理考核。对不按规定办理提案建议或推诿、拖延的,每次每件扣承办单位10分。

二、统筹考虑,把建议办实

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大都涉及具体问题,涉及某项工作,要求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根据建议特点,进行分类处理,力求在实际工作当中把代表们提的问题办实、办好。我们把它归并为资金投入类、财源建设类、社会保障类、债务管理类、财政体制类、财政支农类等类别,进行统筹考虑。

在资金投入上,代表提得较多的有:要求增加政法机关拨款的,如任剑雄、段若纲代表的建议;有要求加大对文化事业建设项目投入的,如郭明奇和毛萍代表的建议;有要求增加社区和公路建设投入的,如曾平原和刘赤波代表的建议。对这些建议,我们在作预算时,按照预算安排原则进行了统筹考虑,有的还作为重点支出予以保障。比如,近年来,公安经费在支出中是增长比较快的一块,2004年和2005年全市公安支出分别为19068万元和21672万元,均比上年增长13.7%。近年来,市直公安经费支出人均达5.4万元,高出省定标准的20%。政策规定的警衔补贴等都列入了财政预算,进入了工资统发。对农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事业投入近年也逐步加大。农业支出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今年,中央和省、市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分别比去年增长14.2%29.2%14.2%,市本级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3%,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增长31%。郭明奇代表提出尽快兴建会展中心,对此,我们提请市政府进行了研究,多次召开会议协商,目前岳阳会展中心建设的规划设计正在开展,财政已安排其前期建设工作经费200万元。

不少代表提出要求加大对财源建设的扶持。为此,我们把财源建设作为一个专门课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派专人到外地进行了考察,拟订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奖励暂行办法》,6月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文件。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财源建设的主攻方向,并建立了企业税收上台阶奖励机制、名牌产品奖励机制、县(市、区)财政收入上台阶奖励机制、新上生产经营企业财政扶持机制、招商引资奖励机制等五项机制。这个办法的出台,不仅对财源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理财观念和方式方法上有了新的调整和转变。

为了解决代表们关心的交通建设、安居工程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我们年初在作工作规划时,重点安排了五件实事。主要是:新建通乡公路100公里、通村公路500公里,通乡公路每公里市本级配套2万元、通村公路每公里配套1万元,投入共700万元,考虑到乡村财力困难,我们又提请市政府研究,对通乡公路剩余里程,财政又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公里4万元;在城区安居工程、小街巷建设上,投入也有所加大,年初计划市区新建廉租房700套,每套财政补助1万元。计划亮化、绿化、硬化50条小街巷,投入310万元;为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年初对拟建的30所寄宿学校,预算投入1500万元,并扶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13.8万人,安排免杂费资金1575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827万元;为了做好社会保障和五保户、残疾人供养工作,财政增加了城镇低保资金的配套,确保了城镇低保资金增长15%以上,此外,还对拟建的24所农村敬老院按每所配套安排2万元的标准投入48万元,支持残疾人建房150套,每套支持1000元;为支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重点支持了14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入678万元,其中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补助566万元。

代表们所提的建议,不少是涉及资金安排。这类建议几乎年年都有,如果一一满足,财力不许可,可能与需求总是存在矛盾。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年初,我们对预算管理作了几个方面的改革,按照“整合资源谋发展、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把过去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专项资金整合为财源建设资金,以提升资金规模效益,并对非税收入管理由原来的“基数加增长”的办法改为“两次统筹”,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力。通过近一年的预算执行,这方面的改革产生了好的效果,财政的调控力增强,对重点公共支出的保障力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三、完善机制,把建议办优

纵观代表们的建议,我们通过研究,感到其所揭示的现象,实质上反映了财政管理和财政体制问题。40件建议中,除了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建议外,其中就有8件直接涉及到财政体制问题。比如,唐鹏飞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云溪工业园企业税收不纳入市财政分成体制的建议,刘可为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加城市建设维护税返还额度的建议,桂海波代表提出的关于将云溪区境内征收的防洪保安资金纳入云溪区财政管理的建议,张立波代表提出的关于预算单列东洞庭湖行政管理费用的建议,都涉及财政体制和制度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如果不跳出建议办建议,不从制度上进行改革、从管理上加以规范,那么,不仅答复不好代表的建议,而且财政工作只能越做越被动。为此,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在财政系统深入开展以“做有品位的人、干有品质的事、塑造品牌财政”为主题的“三品”工程活动,目的是通过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节约型、和谐型机关,用23年的时间,使财政收入规模明显壮大、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理财水平明显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财政系统形象明显改观。同时,我们结合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从宏观思路和方式方法上对财政工作进行一些探索和创新。

一是对我市财政进行正确定位。通过调研分析,当前我市财政现状不容乐观,我们总结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规模大、标准低、结构欠佳;一个是欠账多、秩序乱、财源匮乏。从全省来看,我们的财政总收入处于第4的位置,地方收入处于第6的位置,而过去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第二大经济强市,对市情的认识与实际情况相比,差距较大。这样,一方面滋长了不切实际的冒进思想,另一方面也使部门、单位对资金的需求期望值提高。站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看,岳阳作为优势地区应该优势优先发展,但我们的经济实力和财源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财政收入要提速增效显得步履艰难。炼红书记提出今年收入增长要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这个要求并不高,但现实难度却很大,这意味着年终财政收入增幅至少要达到20%以上。所以,我们认为,办代表建议也好,做财政工作也好,如果对市情没有清醒的认识,对财政工作没有一个正确定位,就无法做好。

二是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我们在抓财政工作的思路上作了新的定位,年初我们提出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个是经济财政与政治财政的关系,使财政工作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一个是发展财政与和谐财政的关系,使财政由“管家型”向“经营型”转变;一个是法制财政与民本财政的关系,使财政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一个是开放财政与节约财政的关系,规范财政管理。

三是致力解决深层次体制问题。当前,我们正着手下力气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坚持理财思路由“管家型”向“经营型”转变,预算安排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实行零基预算、综合预算,整合所有财政性资金,细化定额,建立绩效预算;第二个是调整城区财政体制。前段时间,我们组织2个调查组对6个区的收入级次进行了初步检查,目前我们已经拟订了体制调整的初步方案,待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方案出台后,我们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将提请市人大、市政府审研;第三个是整顿和规范财税工作秩序。目前,也拟订了初步方案,主要从推进综合治税、规范税费减免审批、建设税费征管监督体制、强化支出预算约束等方面着手,加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强化收支管理,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就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将陆续制定出一些规范性的政策意见,请市人大给予监督、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