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建设

李向阳:理清思路 与时俱进 推进全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岳阳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3-01-17 浏览次数

新年伊始,我们相聚临湘,共同研究探讨全市财政评审工作。这次会议安排紧凑,主题明确。市评审办华元同志对2012年度评审工作进行了讲评,对2013年工作谈了一些思路;临湘、华容两个荣获省级先进单位的县市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其他县市区都提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讲得非常好,既有高度又很务实,给力了评审事业正能量。在大家讲的基础上,我谈一些个人体会,讲三句话,即增强底气、提升锐气、打造人气,供大家参考。

一、要增强底气

我们从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在座大家要有一种光荣感,要有一种自豪感,更要有一种荣誉感,开展评审工作的底气要足。为什么这样讲呢?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理由:

(一)财政投资评审是绩效最大的政府节支工程。

从全市统计上报的数据分析,2012年全市财政投资评审总额完成107.8亿元,审减金额17.8亿元。其中市本级评审656个项目24.3亿元,审定19.1亿元,审减金额5.2亿元。从市本级来看,大一点的评审项目,基本上是以百万、千万为单位进行审减。这样讲不那么形象,有点空。我们可以作一个对比:2012年岳阳财政总收入230.6亿元,其中市本级129.9亿元。市本级的主力税种是消费税,达81.6亿元。消费税是中央税收,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岳阳没有一分可用财力。岳阳另一个主力税种是增值税,增值税75%是中央级收入,剩下的25%由省、市共享。如果形成10亿元增值税,岳阳财政只有1.875亿元财力。因税收结构影响,尽管收入总量比较大,但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只有33.5亿元,这就是我们岳阳财政可用、市长可批的钱。从财政投资评审绩效角度讲,市本级一年审减5.2亿元,占到一般预算收入的15.5%。全市财政评审一年审减17.8亿元,节约的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并且这个审减额数据,每年还以较大的幅度在增长。所以说,财政投资评审是我市最大的政府节支工程。

 (二)财政投资评审是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工程。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提到了关系亡党亡国的高度。说实在的,现在的腐败问题,一个非常多发的领域就是工程建设领域。而我们财政投资评审的核心,就是工程建设领域的评审。所以,各级纪委也好,各级政府也好,要讲惩防体系建设、讲源头治腐,评审就是有效的源头治腐工程。通过我们的财政评审,把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些项目进行评审优化,将它们的利润回归到正常的水平。当然没有利润是不行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是我们要把那些不合理的超额利润、政府不应该花的钱节省出来,从源头上把好关,就可以防止很多腐败问题的产生。因此可以说,财政评审是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工程。

(三)财政投资评审是反响良好的群众口碑工程。

通过省厅统一部署的目标考评分析,我市包括县市区的财政评审工作做得非常好,特别是临湘、华容等地,已经成为财政部门的一个品牌,成为财政部门的一张名片,成为岳阳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个亮点。比如临湘市,原来是找部门强调要求评审,现在是部门找财政要求评审支持。包括一些社会投资项目、垂直管理部门,如烟草、石油等,主动请他们来评审。那说明我们财政投资评审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是一种事业正能量。如果没有这样的形象,没有这样的口碑,谁还会来找上门呢?综合以上三个理由,所以我们从事评审工作,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光荣感、荣誉感。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我们应该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二、要提升锐气

相对于其他财政工作,投资评审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全国、全省、全市来讲,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处于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刚才大家提了很多问题,包括我们在省厅开会的时候,也提了许多问题。正因为是新生事物,这就需要我们提升锐气,需要大家敢想、敢闯、敢干,不默守成规。其实很多经验、理论都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通过实践探索,大家共同交流、沟通、碰撞,就形成好的思路和方法。我讲提升锐气,体现在三个“要”:

(一)要把握大势。中国有一句古话: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从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要有宏观思维,善于进行宏观思考。刚才平江的方局长讲得好,评审工作要形成“一盘棋”。特别是各位分管领导,如何把评审事业做大做强?怎么做?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们要从宏观上定位考虑。个人思考,财政投资评审有四个基本的发展趋势:

1、法制化。我们在省厅开会的时候,这方面意见很集中,省厅领导也讲了很多想法。目前我们的财政投资评审发展不平衡,模式不统一,甚至还有一些误区,有一些争论,主要原因是法制化滞后。所谓法制化,就是将一些成熟的制度和办法上升为法律法规,其权威性更高,更容易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法制化是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最基本的前提。省厅领导已经明确表态,要通过积极努力,尽快促进出台《湖南省财政投资评审条例》。条例出来后,就会有操作的细则。这样我们财政投资评审就有法可依,基本模式也可以统一起来。在法制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这些实践者出主意,想办法,我们也是法制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

2、信息化。所谓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政投资评审水平。要通过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评审经验共享、数据共用、专家库共建等。省厅很重视信息化建设,我们岳阳率先全省,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委托开发了一套软件,运行很成功。前不久,省厅下发通知,要求统一开展评审信息化建设。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推进信息化,一些评审就是一个“傻瓜式”操作,把数据输进去,电脑自动生成结果。

3、系统化。财政投资评审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领域。要做好评审工作,省、市、县要系统联合,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要有效整合起来,形成评审系统工程。作为财政部门,要主动与纪检、发改、建设、审计等职能部门,建设高效的整合沟通机制,从而形成互补、形成合力。

4、标准化。那就是运作模式标准化,评审平台标准化。我们全市现在有一个比较好的造价平台,全省的造价平台正在建设之中。要通过标准化,从制度上保障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公平。全省财政评审工作会议上,省厅讲到了独立评审的问题,讲得非常到位。我认为,独立评审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实行评审标准化。通过标准化,可以减少外部干扰,减少人为操作,限制自由裁量权,以此保障评审的独立化,做到“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

(二)要瞄准方向。前面所讲的把握大势,是3年、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要努力的。瞄准方向就是1年、2年内我们要抓的事情。从现阶段来讲,要主攻三个方向:

1、全覆盖评审。从目前情况来看,财政投资评审主要集中在财政直接投资项目、城建投资领域。我们还有许多的以政府投资或者融资为主体的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教育工程、卫生工程,包括保障房、廉租房、国土收储、征地拆迁等,未纳入评审范围。按照财政部和省厅文件,这些项目需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纳入财政评审。我有个想法,期望2013年召开一个市、县政府领导参加的全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会,推动评审全覆盖,拓宽评审范围。

2、全过程评审。从宏观机制上来考虑,要前移财政投资评审关口,强化评审事前、事中的控制,切实解决传统的以工程决(结)算评审为主,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已形成事实,事后被动评审的问题。按照这一思路,要建立预算评审、标底评审、变更评审、专项核查评审、结算评审等评审制度。也就是说,对政府投资项目,从预算到决算全过程,都要进行评审,要努力建立健全这种机制。

3、全方位评审。要将财政评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2012年5月,市政府印发了«岳阳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文件明确规定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先评审后下达预算,先评审后招标采购,先评审后变更签证,先评审后审核付款,先评审后批复决算,先评审后移交资产”。要求已经十分明确了,但是很多具体问题是复杂的,有了这样的制度和规定,也要靠我们去推动,大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锐气保障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三)要突破难点。财政评审工作现在面临三个方面的难点,需要主攻突破:   

1、人才建设。人才问题对于财政评审工作至关重要。财政评审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涉及专业领域繁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所需人才在编制内配齐,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大家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思路要更宽广一些。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为我所有,另一种是为我所用。为我所有就是要引进、招聘专业人才,这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要积极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为我所用可以建立专家库,可以引进中介事务所,采取购买服务等办法,就是为我所用。我有一些想法,或者是一种理念,高层次的造价咨询人才,现在十分紧俏。如果我们的事务所,引进了达到一定要求的高层人才,我们可以给予评审项目奖励。因为人才队伍对于评审工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成败的。在人才方面,我们要有更好的理念,应该下大力气去挖掘,分管负责人要下决心去抓。

2、平台建设。2013年,要大力推进共享评审平台建设,省厅也进行了安排部署。要形成省、市、县上下左右之间纵向的、横向的评审基础平台。这个平台健全起来,可以大幅度降低评审成本,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外部干扰,可以有效压缩造价师自由裁量权,有百利而无一害。

3、制度建设。市评审办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近几年每年都出台了不少的规范性文件。我认为在法律、条例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全市财政部门都要思考制度建设的问题。例如我们现在很多是委托评审,里面就有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事务所如何加强监管?我个人就有一些想法,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如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如果某一项目事务所评审后,审计部门终审,超过一定比例,这个项目是谁做的,哪个会计师、造价师签的字,就要责任倒查。如建立红黑名单制度,红名单事务所、黑名单事务所,红名单造价师、黑名单造价师。市局正在制作方案,准备对全市30多家中介事务所,认认真真组织一次检查考核。这次考核要充分考虑操作性,不凭主观臆断,要考核硬指标、硬框框。搞得好的红名单,搞得不好的先行警告,或者黑名单。如评审保密制度,我理想的方向是,以后一个项目,事务所、业主和中标企业,互相是背对背的,即业主和中标方不知道是谁在做评审,斩断可能产生的利益关系。

三、要打造人气

  有为才能有位。岳阳财政投资评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服务中心工作和推进财政改革上,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得到了广泛赞誉。通过多年的实践,评审工作赢得了理解与支持,赢得了人气。

  (一)争取更多关注。在现有体制下,很多问题是老大难,但“老大”重视就不难,所以争取领导重视是财政评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一环。我认为,要求重视财政投资评审,不是财政部门争权,财政部门的职能已经够广泛了。为什么还要争咧?因为这是职责所在,这是财政部门为政府当好经济卫士、当好红管家。现在评审工作还有一些盲点,没有纳入进来,不符合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甚至还可能葬送干部。

(二)营造良好氛围。一项工作氛围非常重要,我们要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宣传力度,2012年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以后我们要多形式、多渠道,包括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各种会议进行宣传。我有个感觉,财政评审社会认同度、知晓度,和同是财政工作的政府采购比,有相当的差距。政府采购很多老百姓都知道,但说起财政评审,很多人一头雾水,而从资金规模来讲,政府采购和财政评审是差不多的。也可说这样一句话,真正财政评审工作做到位了,政府采购就能够相应减少一些工作量。要通过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方方面面认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三)塑造廉政形象。财政投资评审是一个风险行业,特别是一些直接评审模式的,风险更大。最近,全省一些地方、一些干部出了问题,有的问题还很大,有的还是窝案,这给我们岳阳敲响了警钟。从财政评审内部来讲,如果做得好,你就是卫士;如果出了腐败问题,那就是家贼,家贼更难防。廉政是颠覆性的问题,财政评审系统要经常性组织廉政教育活动,要不断强化廉政方面的制度保障,我们的分管负责人这方面要多动一些脑筋,努力打造一支清廉的评审队伍,塑造清廉的评审形象。

   (四)加强交流沟通。这个方面大家提了很好的意见,我就不多说了。今天召开的财政评审现场会,是一个座谈会,也是一个联谊会。有大家的支持,市局可以牵头,争取每年组织一两次系统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沟通,与时俱进,共同推进全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文为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李向阳在2013年1月9日全市财政投资评审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