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大学》里一段话:“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古人这段话比较生动论述了“生财、理财和用财”的关系。作为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如何更好地当家理财,如何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智慧来谋划“生财、理财和用财”,力争在深化财政改革中实现新的突破,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突出“生财”之本,推进财源建设。财政工作“生财”为本,广开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做大财政蛋糕。一是准确把握改革方向。积极应对中央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扩大营改增范围,逐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稳妥有序地做好各环节、各节点的工作,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和财政平稳健康运行。二是细化扶持激励政策。在资金扶持方向上,采取集中投入、集约使用的办法,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和科技研发,避免项目多头申报和资金分散使用。在项目引进方面,对投资规模大、财税效益好、节能环保的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研究确定激励政策。同时做好财银合作文章,建立完善财政性存款与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挂钩、信用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撬动银行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深挖财政增收潜力。按照“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原则,深入开展税源调查监控、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和收入调度工作,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税种的征收,努力挖掘税源潜力。不断改进和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健全“以票控费”机制,切实提高非税收入征管绩效。
创新“理财”之法,推进科学管理。财政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过程,要把财政管理作为永恒的主题,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一是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以开展“双比双看双争”业务竞赛活动为契机,提升财政干部“说、写、算、协调、勤政、廉政”六项基本功标准,采取综合知识测试和公开竞职的办法调整任用干部。二是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完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监督办法,加大日常考核监督力度,每年对归口单位财务管理至少全面检查一次,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的基础上统一组织抽查。继续实施典型带动办法,分口分类培养2-3个财务管理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带动全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深化财政支出改革。深化投资评审改革,做到先评审、后列预算,先评审、后采购,先评审、后拨款,强化投资评审对支出的源头控制作用。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强化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监管,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政府采购市场秩序。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范围,提高直接支付比率,并梳理规范乡镇改革模式,加快乡镇改革步伐。深化公务卡改革,扩大刷卡结算规模,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用财”之道,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公共财政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先考虑民生需求及公益性事业项目投入。一是致力于保障民生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城乡医保、低保、住房保障以及临时性救助管理,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二是致力于新农村建设。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支农投入,使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大地。继续采取“一卡通”的方式,按时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资金。支持农村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家庭农场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群众致富。三是致力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科学调整和合理调度存量资金,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完善政法、综治投入增长机制,加大平安创建力度。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有资产资本化运营等方式,支持园区和城乡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者系岳阳市云溪区财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