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9-01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绩效管理 > 经验交流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来源:岳阳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3-05-31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和预算司共同组织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浙江、黑龙江、福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财政厅,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地震局财务司等16个成员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形成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报告”。廖晓军副部长批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部党组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这项工作,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提升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取信于民。这份研究报告很好,可出一期情况反映供部内有关单位学习参考。”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理财已进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公共支出为重点的跟踪问效新阶段。财政绩效管理是继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支、预算编审改革后的新内容、新举措。它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更是一次重大改革。如何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财政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管理决策的重点。

  经商定,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和预算司共同组织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福建、安徽、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财政厅,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地震局财务司等16个成员单位,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从8月下旬开始,会同预算司分别到河北、北京、黑龙江、云南等4省区(市)的  个地级市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举措,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切实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效率观念,建设绩效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完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党的十五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表明公共财政的科学发展观,就是通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推行政府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实现高效、科学配置公共资源,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提升全社会的公共福利水平。绩效是经济性、效益性和有效性的统一,公共财政预算只有充分注重绩效,才能产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通过对财政资金投入和产出数量的比较,衡量一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经济性原则;通过对项目计划与实际效果的比较,衡量一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效益性要求;通过对政府行为绩效问责,衡量一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有效性原则。

  (二)加强绩效管理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工作规律,建立健全财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目前,我国预算管理离科学化、精细化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比较粗放,与政府部门履行责任目标联系不紧;预算执行缺乏预期科学导向,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项目资金监管松懈,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项目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脱节等。通过设立政府支出绩效目标,并用来考核衡量政府主管部门业绩,从制度上建立起政府主管部门财政支出责任约束机制,有利于抑制政府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的争资金、上项目的需求冲动;有利于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打破政府部门支出利益格局,减少无效和低效支出。加强绩效管理,是从整体上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绩效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科学性、公平性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财政分配对于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行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财政支出分配弊端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依据和标准,资金配置不规范、不透明;上下“博弈”、讨价还价;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项目之间苦乐不均;资金短缺与资金浪费并存等。实现财政资金的公平分配,必须建立资金配置标准和项目立项的科学依据。加强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编制年度绩效预算,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所需经费分解为可考核的绩效目标,结合上年绩效目标及绩效结果,编制合理的年度资金分配预算,从而实现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缓解预算收支矛盾的有效途径。当政府预算发生收支矛盾,通常会导致两种财政行为,一是增税,二是举债。但由于提高公众税收负担政府面临着社会压力和政治风险, 常常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公债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缓解财政收不抵支的困难,但整个经济发展容易陷入不良循环之中。因此,为了缓解我国预算收支矛盾,防止过高的债务给政府带来财政风险,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与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必须改变过去财政支出管理中那种“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惯性思维。要通过财政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形成以支出绩效为核心的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与效果,有效缓解预算收支矛盾,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支出的积极效应,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路经选择与指标体系设计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内容与方法。任何制度创新的改革方案,都需要寻求某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选择。经过研讨,宜将改革的路径设定为:把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事前有绩效目标,事中有绩效监控,事后有绩效评价的首尾衔接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这套体系持续、循环地运作,形成一套量化、科学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推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强化部门责任,提高部门管理和决策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造预算管理流程,改革财政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绩效预算体系,最终,通过绩效预算改革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目标。

  绩效评价的内容,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综合绩效评价、部门绩效评价、单位绩效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四类。综合绩效评价即年度财政支出绩效的总体评价;部门绩效评价是指对部门年度预算支出绩效的总体评价;单位绩效评价即对公共支出单位财政年度内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价;项目绩效评价即对具体支出项目所产生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价。 

  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相对比较法。该方法适用于财政支出项目收益测算比较困难,而财政支出项目比较固定的情况。一般只比较项目的预算(预测)支出,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执行。二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三是公众评价法。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各项绩效评价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四是效益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在具体应用中,经常采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当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时,则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在采用收益率法时,如果计算出的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时,则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五是综合指数法。是指依据各项绩效指标的实际水平,对照评价标准值,分别计算各项指标指得分评价方法。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设计。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量化手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把“不可衡量的事”变为可衡量的指标,以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产出指标。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政府部门根据既定绩效目标完成公共服务和物品数量;质量指标反映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和物品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例如,在土地开发治理项目中,产出的数量指标主要是治理了多少亩土地,开发治理新增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供养的人数、农民新增纯收入等指标。教育事业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新增(改造)校舍数量、新增教育设备数量、学生入学率、毕业率等;卫生类绩效评价产出指标主要包括新增医疗卫生设施和设备数量、提高就医病人能力指标等。

  2.效率指标。反映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和物品的及时程度和效率。例如,土地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时,包括林草覆盖率增加值、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生态环境绩效指标。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效率性指标主要有:固定资产利用率、收益率、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义务教育入学率、辍学率、城镇儿童入园率等。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效率性指标主要有: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平均每人次诊疗医疗费、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费用等。

  3.成本指标。反映提供公共服务和物品所需的成本,分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总成本描述提供公共服务和物品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量。单位成本反映既定数量和质量目标下的物品和服务单位成本量,一般通过总成本、产品数量、质量和相应标准比较得出。

  4.成果指标。成果类指标主要是用于反映政府、预算部门和单位财政支出项目使用财政资金,达到预期目标程度的指标。如职业教育项目的成果类指标主要包括:接受教育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情况,受教育者的人均收入提高情况等;义务教育项目的结果指标主要是文盲率降低了多少,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程度等;社会治安项目的成果类指标包括每万人犯罪率降低了多少,案件发生率降低了多少等;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果评价指标主要有:公用经费水平、环保效益指标、人文发展指数等。

  5.有效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反映财政支出项目产生的最终效果,反映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例如,卫生项目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指标包括:治愈率、好转率、死亡率、发病率、感染率、生存率等。教育类项目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指标包括:大专以上文化人口比重、初中以上文化人口比重、毕业生升学率、就业率、学龄人口在校率等指标。

  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难免交叉重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各地绩效评价的初步成效、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初步成效

  财政部今年四月召开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后,各地加快了工作步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1.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北京等12个省市为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旨在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工作运行机制、结果应用机制和持续推进长效机制。大部分试点市县也相继制定了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绩效评价内部工作规程、专家管理办法、评价结果运用办法、绩效评价工作考核办法等,有的地方还建立了绩效评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项目制定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实施细则。 

  2.评价范围逐步扩大。据了解:浙江省2010年止已对9728个项目实施评价,涉及财政资金1071亿元。黑龙江省选择2008年至2009年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基本建设支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等8类、15个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评价资金总额度达26亿元;2010年,评价项目资金额度1.4亿元。北京市从20022010年,市财政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项目(部门)累计达到800多项(个),评价项目资金230多亿元,实现了绩效评价工作在市级所有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区县的全覆盖。云南省93个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的重点项目开展评价,2010年评价资金总额逾252.32亿元;省财政厅重点评价项目扩大到10多个省级部门、37个项目、252.32亿元专项资金。并统一采用“优、良、中、差”等4个级次衡量各部门、各单位的项目绩效,开始出现了从“要我评价”到“我要评价”的转变。福建省近两年评价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已涉及教育、农业、民政、社保、建设等诸多支出领域。2010年,共有72个预算部门报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涉及金额达11.5亿元。2011年已有85个预算部门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报送了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涉及金额达28.4亿。

  3.绩效监管进一步加强。通过绩效项目跟踪监管,能够及时发现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如立项手续不全、执行主体不明确、内控制度不完善、实施进展缓慢、质量不合标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财政部门针对绩效监管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并由财政会同主管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集中研究整改措施。加强项目绩效监管,有利于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财政、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安徽省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重点把好项目绩效监督关口,每个评价项目成立工作小组,分赴基层,走访企业和群众,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2011年,省本级监督评审项目涉及财政资金587.5亿元。目前全省17个市和61个县已全面推开绩效评价。

  4.预算分配更趋合理。经过几年探索,财政部门逐步建立了以绩效结果为导向的预算资金分配模式,按绩效评价结果确定项目支持手段、资金投向和规模。申报项目设定绩效目标,审定项目测算资金需求,批准项目编制支出预算,增强了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提高了预算编制质量。广东省到2010年底,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共审核、批复了27011个项目的绩效目标,涉及金额1513.72亿元。其中,20092010年省级共审核了962个项目的绩效目标,核减了近200多亿元的申报金额。云南省把绩效评价和预算评审结合起来,按照初审、复审、再复审程序,2011年对1194个省级部门项目实行入库评审,并对其中63个项目进行了细化评审,审减金额达8000万元,使预算分配更加趋于合理四川省2010年通过年初预算编审清理核销、调整归并存量专项项目1750多个,整合财政资金148亿元,确保了财政资金继续向最急需、最有效、最重要的领域倾斜。

5.资金效益显著提高。各地通过支出绩效评价、项目跟踪指导和及时纠错,初步形成了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内蒙古为例,2009年至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对中央财政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实施绩效管理,运用绩效目标设定,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提高了项目建设成效。中央财政投入7亿元,带动社会投入33.5亿元,覆盖38个旗县,建成东部玉米、西部马铃薯、中部农业和草原肉羊三大优势产业带。绩效评价结果显示,初步形成玉米马铃薯节水灌溉200万亩,玉米增产35%,马铃薯增产56%,农民人均增收860元;肉羊产业生产标准化率提高25%,牧民人均增收450元。

  (二)基本经验。2002年试行绩效管理以来,各地创新了一些绩效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包括:广东省绩效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和分配、管理、评价、改进四位一体的经验;河北省项目绩效评价向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应用环节延伸的经验;黑龙江省稳步推进重点项目支出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突出指标的可比性、完整性和针对性,构建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浙江省建立“一个目标、两种评价、三大体系”的经验;江苏省构建指标库、专家库、中介机构库“三库一系统”的经验;海南省必须注重“四性”即提高预算单位对项目的规划性、可执行性、财政部门审核预算的科学性和绩效评价的约束性的经验;北京市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理念贯穿到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经验;云南省严把申报、审核、批复三道关口的经验;内蒙古按先易后难,简便有效原则,建立项目库、专家库、资料档案库提供信息支撑的经验;福建省“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先易后难,由点及面”和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以项目评价为核心,推动部门自评的经验;四川省以预算编审程序改革、预算执行中期评估、结余资金注销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抓手,初步建立起贯穿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经验;以及水利部采取逻辑框架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等等。

  操作上带共性的经验主要有:

  第一、必须注重基础工作。做好基础工作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关键。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无法完全用货币衡量,而且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因此,财政部门一直未能找到有效办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准确衡量。绩效评价的基础工作包括:一是搜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基础信息,建立一套与绩效评价相适应的绩效指标。包括部门工作性质、机构设置与职能范围、财务收支与财政支出经费情况及年度计划。特别要结合各单位的五年发展规划等。在此基础上将年度计划进一步细化为年度绩效计划指标。二是合理选择部门和单位经费预算与工作绩效挂钩的指标。指标的制定宜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办法,从项目预算着手,制定出分项目的绩效指标,并与其预算相对应,同部门总体绩效目标挂钩。三是针对部门不同性质和职能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为实施绩效控制、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提供坚实依据。

  第二、必须做好项目评价分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难点是财政支出内容和项目性质。从我国预算管理现状看,涉及到二十多个大类,数百个款,数千个项,支出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而不同层次的评价主体和内容又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只有对众多的支出项目进行科学分类,才能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支出项目归并在相同类别中进行评价,增加相互之间的可比性;也只有建立评价的分类体系,对各个层次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提高支出评价工作质量。

  第三,必须建立预算绩效审核论证制度。要研究制定《预算绩效审核论证和认证办法》,对部门申报项目的预期绩效、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作出正确评判。在此基础上,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各个环节之中,严格各个环节的绩效评价标准,避免无效、低效项目进入预算流程,促使财政部门根据预算绩效平衡预算,协助政府做出科学决策,提高财政预算编制质量。

  第四、必须注重预算拨款与绩效挂钩。预算拨款与绩效挂钩,是指在预算编制时,根据部门(单位)上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确定预算支出标准和基数,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一项理财方式。凡是能够进行量化考核的项目,都应与预算单位正常经费挂钩。完成任务按全额预算拨付经费;超额完成任务按比例奖励经费;完不成任务按比例扣减经费。凡是不能进行量化的项目,则按定性考核指标实行激励机制,对完成较好的部门和单位,可在部门(单位)经费预算以外给予奖励。通过预算拨款与绩效挂钩,克服效率低下的财政管理机制。

  第五、必须注重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了保证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邀请专家进行审议,也要让民众参加评议。所有与绩效相关的项目,一律按量化指标或定性内容严格考核。用于民众评议的调查问卷设计要保持中性,可考虑聘请社会调查机构进行调查,以提高评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通过对项目评价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依靠技术手段建立起项目专家评价系统,并将系统应用到项目筛选和绩效考核中。

  (三)存在问题

  1.法律依据问题。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预算绩效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已经实施绩效预算改革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法律先行的鲜明特点,而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才刚刚起步,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现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中没有绩效管理条款,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法律支撑。虽然地方省、市印发了相关通知和文件,但没有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充分重视,开展工作面临的阻力仍然较大,财政部门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出台各项相应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绩效评价行为,调整各方面关系,推进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2.绩效管理质量问题。绩效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控制机制。尤其是对项目多、分散广、政策目标多元化(如国家质检总局、水利部的某些项目支出)、资金使用时间长的项目评价时,评价指标如何设置,如何保证各项定量、定性指标科学合理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二是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的偏差或错位,以及评价指标的逻辑分析等,尚处于较低的研究水平;三是目前绩效评价只针对单个项目或某一部门,不能反映项目之间、部门之间的绩效差异,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财政资金在不同领域分配的合理性,尚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3.绩效结果应用问题。阻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一是项目从投入到产出,再到效益发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评价时点如果选择在项目完成后,则项目效益远未充分体现;如果选择在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后,则时间跨度过长,即使评价结果相对客观,也无法做到及时调整预算;二是绩效管理评价的多为民生项目,而民生项目的绩效目标大多是既定的,即使通过评价发现绩效不好, 也不致于真正影响到预算安排;三是项目评价一般属于事后性的,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不紧。特别是年中追加的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因为没有做到事前申报,加上部门预算编制时间紧,财政部门没有足够的力量审查项目预算的诸多要件,这无疑会影响绩效结果的应用。

  4.绩效管理各环节衔接问题。从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情况看,有些项目立项时制订了总目标,但没有细化的效益目标和评价指标,使年度评价缺乏完整的依据,进而影响评价报告质量。由于评价报告质量不高,又影响项目评价的结果。因为各环节之间衔接不紧,最终影响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和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的细化和量化是整个工作的难点,绩效管理各环节的衔接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建立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类绩效数据共享,以提高绩效管理整体水平。

  5.会计核算方法问题。目前我国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是收付实现制会计方法。这种方法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优点是能够准确记录货币收支,提供真实的现金指标,对加强现金管理,防止预算超支具有明显的作用。从适应预算绩效管理的角度看,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比存在明显不足,由于收付实现制会计成本、费用的确认依据是款项的实际支付,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旦支出以后,就一直以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其提供公共服务所产生的业绩和资产自身消耗(成本)得不到准确反映;同时,由于收付实现制下收入、费用是按其款项实际收付的时间来确认记账的,不考虑收支项目的配比性,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支付等手段人为操纵各会计期间的收支信息,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因此,会计核算应实行权责发生制。

  6.专业人员配备问题。目前,一是人少事多,矛盾突出。省财政厅绩效评价(管理)处一般只有10人左右,有的省市人员更少,要对省级预算部门、单位申报的上万个项目逐一审核和批复,还要组织开展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绩效考评,工作人员欲速不达,常年超负荷运转。二是绩效管理队伍专业素质跟不上发展需要,市、县一级财政绩效评价(管理)科(股)有近30%的人员身兼数任,精力分散,需要增加相应的绩效管理专业人员。

  五、全面推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现阶段,除了尽快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外,当前必须着重做好如下几项具体工作:

  (一)广泛深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在传统预算管理中引入预算绩效管理,从重资金投入管理转向重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管全过程绩效管理,是财政理财理念的一大变革,也是财政管理工作的一次革命,它涉及到各部门、各单位的既得利益,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迫切需要思想认识先行、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要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绩效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契机深入开展财政绩效管理宣传活动。要重点宣传实施绩效预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宣传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宣传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单位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性。在宣传方式上,要采取会议推动与上门宣传等方式,争取预算单位理解和配合。同时,利用各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编制宣传册子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粗放式预算管理方式的弊端,树立“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

  (二)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手段。当前,抓紧制定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十分重要,要力求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变成一项指令性、经常性、制度性的工作。一是从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实现政府管理制度的绩效化。二是通过目标细化方式,把政府部门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以绩效为主的政府绩效目标体系,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目标管理绩效化。三是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四位一体”的要求,建立以绩效结果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财政部门为监管主体、预算部门为责任主体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四是要求各部门在每月结束后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交月报(部门所有支出项目当月绩效指标及实际达到绩效),如果结果与目标相差超过一定比例,主管部门必须说明原因。五是公共部门每季度初向财政部门提交一次绩效预算执行情况预报,便于财政部门合理配置资金。结合各地实际,建议对跨年度的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进行前、中、后绩效评价,促进部门和项目单位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和绩效标准体系,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的一致要求。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认为,机关运行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机关运行经费绩效总体现象,是加强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使用效率、实现机关降低运行经费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创新实践。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是根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要根据机关运行的特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的分类,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以评价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存在的问题。各地认为,绩效评价涉及各领域的各类支出,决定了具体评价指标、标准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指标和标准体系,使地区间同类支出绩效具有可比性。同时,建议采取分工负责、先易后难的办法,在先期推行绩效管理的省市,就各类支出建立统一的框架性指标和标准体系,由财政部门依据该框架、标准进行统一疏理审定,并开展试点。通过不断实践,使这个框架体系更加充实完善,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四)完善预算分配模式和会计核算制度。在配置财政资金时,可探索多种绩效资金预算分配模式。一是选择一些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单项支持额度高、效益风险大的项目,试行按绩效实施“竞争性”分配模式。这种分配模式能够更加鲜明地体现政府政策导向,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对公共卫生服务或河道整治、市政建设养护等民生项目方面,实现由政府“购买服务”分配模式。这种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参与单位的理财积极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政府委托社会专业机构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由政府向其付费)的“委托管理”分配模式。例如,对农村义务教育,由符合资质的学校(机构)与受援学校签订“绩效合同”,财政按绩效合同拨款到委托单位。这种分配方式,可突破现行体制下基层学校的人、财、物难以跨区域流动的瓶颈,促进受援学校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加强政府成本核算与业绩考核,增强预算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透明度,更准确地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必须尽快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方法,引入权责发生制,以便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成本和绩效。

  (五)建立项目部门承诺制和资金报账制度。项目部门承诺制是试点地区在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的控管制度。其具体要求是: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的真实性和资金的专款专用做出承诺;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足额到位、按期拨款做出承诺;项目资金使用单位对资金安全运行作出承诺;监理部门对项目实施中的技术监理做出承诺;施工单 位对项目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做出承诺;审计部门对项目财务决算和基建决算及时审计和公平、公正做出承诺。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办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项目资金报账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实施前,实施单位将项目实施计划书,报项目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批准后,依据项目实施计划书、项目合同书、项目预算书及项目批文填制“财政资金拨付申请表”,经项目主管单位加注意见,报财政部门审核拨付项目前期费用;二是项目实施中,根据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以及阶段性的工程质量验收单,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项目主管单位加注意见,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拨款;三是项目竣工验收后,实施单位要对项目及时进行决算,并将所有资料报项目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审核,拨付除预留一定数额的质量保证金外的剩余资金。与一般监管方法相比,实施财政项目资金报账制的特点,就是对项目资金使用由事后监管变为事前监管,由阶段性抽查变为全过程跟踪控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实行财政项目资金报账制,有利于财政部门控制项目资金的规模和用途,便于财政部门统筹安排、确保重点;能够保证资金按性质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能够有效防止资金挤占挪用,防止资金流失,保证资金安全运行;能够促进民生项目尤其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复垦耕地、助残帮贫等项目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六)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制度。应用评价结果是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全部工作的落脚点。绩效评价结果贵在应用。一是建立绩效数据管理制度。将绩效评价数据信息输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在财政内部和政府部门之间实现共享,为政府和部门预算管理服务。二是建立财政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制度。在绩效评价完成后,将评价结果以文件的形式向项目主管部门通报,及时反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评价部门和单位改进预算管理、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依据。三是建立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开评价的结果,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四是建立财政绩效评价结果上报制度。评价工作完成后,要以报告形式及时上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和省政协,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五是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制度。对于考评得分高、资金使用效果好的部门(单位),继续支持或加大支持力度,绩效“最佳”的可按项目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单项奖励;评价结果“中等”的按谨慎性原则安排预算;评价得分低、资金使用效果较差的,将缓拨资金,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减拨或停拨资金,甚至取消项目,调整资金用于效果较好的项目上。做到政策有进有退,有增有减,使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分配中得到充分应用。

  (七)完善绩效问责制度。各地实施经验证明,绩效问责是检验财政支出效率是否达到最优水平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政府重视绩效管理的内在动因。如果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奖惩机制,绩效评价就会流于形式要尽快建立政府领导领衔、社会广泛参与的“谁用款,谁负责”的绩效问责机制,对故意漏报、虚报、瞒报评价材料,绩效评价弄虚作假,或绩效评价结果与绩效目标严重背离的都要进行行政问责。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党委和组织部门对部门负责人德、才、绩、能和晋升任免的综合考核范围。操作上,建议由各级人大挂帅,以重点支出或重点项目为重点,在单位自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召开年度项目绩效问责会,被问责单位就项目绩效情况作出公开陈述。包括: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单位财务活动是否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项目资金是否专款专用,项目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化?有无套取财政资金,造成项目资金人为流失问题?其后,专家组或公众代表进行提问,项目负责人开展答辩,陈述整改措施,最后由专家组对问责结果作出评定。建立与部门预算相结合,与项目监管相结合,与干部任用、奖励惩罚相结合的全方位、多维度的效问责制度体系。

 

  (稿源: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中国财政》2013年第5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