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以制度化为前提、精细化为灵魂、信息化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使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安全、有效。
扩面提质,国库改革渐趋成熟化。积极拓宽改革覆盖面,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经覆盖到全县211家县直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又将25个乡镇卫生院、职业技术学校和海事处纳入改革范围,真正实现了改革范围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扩大资金管理面,出台《平江县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集中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国有、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从体外运行到国库集中管理和支付的转变,同时将15.4亿元的乡镇财政实拨资金纳入支付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动态监控、防范了支付风险;不断提升制度完整性,着重对原始凭证审核、财政直接支付审核、支付事项审核等方面进行完善,建立了资金支付监督约束长效机制。全年直接支付资金41.43亿元,其中直接支付39.6亿元,直接支付率为95.6%;拒付不合规支出1118笔、3209万元;国库改革经验在全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十周年纪念暨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介绍。
强力推进,公务卡结算走向规范化。该县参照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对县直预算单位其他商品服务支出等17项内容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并明确了具体要求。同时,联合县纪委、监察局对全县公务卡结算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联合督查,通过下发专题通报、明确整改期限、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等方式,唤醒了单位使用公务卡的意识,刷卡业务量有效增加。2012年,纳入改革的228家单位共办理公务卡5238张,实现公务消费3680笔,刷卡金额256万元。
创新手段,财政专户管理基本实现集中化。按照“湘财库〔2012〕2号”等文件精神,县财政制订工作方案,重点对社保基金多头开户、乡财县管结算户的撤销和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归口国库等问题进行了彻底整改。特别是通过政府采购手段,不仅将21个社保基金专户整合为6个,而且实现了社保基金的分户核算、分户计息。目前,全县财政专户精简到19个,其中归口到国库管理17个。
全面清理,临时机构财务实现精减化。针对临时机构设置过多,造成行政资源分散、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该县对近几年因各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需要而临时设置的各类临时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临时机构57个,其中撤销26个、合并17个、归口管理9个,缩减率达91%。保留的5个临时机构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全年节约财政性资金900万元。
优化服务,基础管理实现常态化。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支付单位提供靠前服务、快捷服务、优质服务。今年,对交通不便的预算单位实行网上申请用款方式,对一次申请业务量大、短时难以全部办结的单位实行预约制,利用休息时间予以办理,有效错开办事高峰,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此外,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各个岗位做到“四分离”:业务印章与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使用相分离;资金审核与支付相分离;资金支付与核算相分离;前台业务操作与后台监督相分离,强化各岗位之间的制衡监督,杜绝了业务办理“一手清”现象。(平江县财政局黄卫国、刘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