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05-17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区动态

平江财政主动为公共文化服务“埋单”

来源:岳阳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2-12-04 浏览次数

平江县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努力加大财政文化投入,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立足“保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在理顺体制、完成文化事业单位机构重组的基础上,该县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加大保障力度。2012年,预算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75万元,同比增长10%,较好地保证了各级文化单位的正常运转。

立足“强硬件”,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该县紧紧把握国家加大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多方筹资2亿元,建成了人民公园、彭德怀铜像广场、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修缮了平江起义旧址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投入120万元,对县图书馆、文化馆进行一次全面维修和设备更新;争取投资25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7个、农家书屋824家。同时,每年安排广播电视节目村村通工程经费30-40万元,使广播电视无线信息覆盖到了全县80%的村;每年落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资金180万元,建成村级健身场所60个,夯实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立足“多层次”,支持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本着公共文化公益性、普惠性、服务性的原则,该县每年投入“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近600万元,将县图书馆、27个乡镇文化站以及平江起义纪念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安排公益电影放映补助经费150万元,每年在全县800多个村巡回放映公益电影7500场;支持文艺创作下乡采风、艺术节、本土春节联欢晚会、体育竞训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生活。

立足“扬传统”,支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该县高度重视挖掘、整理和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工作,整合资金200万元,完成了杜甫墓风景名胜区、“三月扑城”旧址规划编制,支持“平江九龙舞”进入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平江灯戏”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帮助优秀剧目《金凤凰》赴省、进京演出,并组织编写了“平江灯戏”、“平江话”、“平江影戏”、“平江民间传说”、“平江民歌”、“平江民间舞蹈”、“平江民间乐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使一批古老经典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得以薪火相传、重放异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