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管理区乡财工作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第一标准,强化管理、提升水平,确保了财政的良性运转,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区情,多措并举保运转
屈原管理区人口不多,以农业为主,财源结构单一,刚性缺口大,历史负债多,人员包袱重。面对艰难的财政困境不等不靠,四大举措求发展。一是做好争资文章。按照保本争无的要求,争资工作一年一台阶。乡财中心2012年向上争取各项财力性补助共187万元,各乡镇2012年共争取各项资金630万元以上。二是做好征管文章。2012年乡镇税收收入2491万元,农业费用应征尽征,农户的户交率、户清率均达到95%以上。三是做活项目建设文章。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全力协调好全区各大型项目建设。古罗子国保护性开发、凤凰山综合开发项目都为乡镇财政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统筹整合各项民生实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方面资金,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四是做好节流文章。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提升水平,支农惠农强服务
乡镇财政工作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群众服好务。优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是乡镇财政工作上水平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们强化四个确保。一是确保工作效率。对乡财中心工作人员定岗定位管理,使岗位责任更加明确,工作状态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得到加强,全年共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涉农补贴3071.91万元;二是确保程序规范。按财政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乡财区管乡用,村账乡代理和涉农资金“一卡通”发放等工作制定操作程序,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三是确保阳光操作。对涉农惠农资金把好监督关、公示关,加强乡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推行定期监督、定期公开、阳光操作;四是确保水平提升。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做到设施齐全、环境整洁、信息畅通,有工作人员桌牌,涉农办事指示牌、便民服务指南等,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加强了有效的监督,工作作风得到好转,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三、制度先行,注重规范抓管理
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基础,按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为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强化工作职责。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将财务管理、支出管理等重要管理制度上墙公示,增强了职责的透明度;三是提升工作标准。对各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进行了维修改造,设置了“村账乡代理”专门办理场所,开通了财政专用内网,对村级经费管理坚持村帐乡管、专户核算、专款专用、方便报账原则,按“十统一”标准规范工作程序。
四、高度重视,倾力支持促发展
对创建省级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工作,局党组和各乡镇都高度重视,提供“三大保障”。一是组织保障。要求各乡镇成立了由乡镇长为组长,乡财中心沟通协调,财政所具体负责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经费保障。在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推进精细化管理所需经费全额保障到位;三是人员保障。2012年通过全省公务员招考招录乡镇财政所会计2名,乡财中心新招录事业编制人员1名。(屈原区财政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