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05-17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区动态

平江县:做好“三道题” 全力稳增长

来源:平江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7-07-06 浏览次数

近年来,平江县财政部门把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创新做好“加、减、乘”三道题,进一步提升了非税收入征管质量水平。近三年,全县累计归集各项非税收入33.16亿元(含基金25.7亿元),提供可用财力18.69亿元(含基金14.2亿元);累计取消、停征、减免收费和基金118项,为企业和群众减轻负担7403万元。

一、严征细管“做加法”,推动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依法征收是非税收入工作的圭臬。这些年,平江县财政非税部门认真贯彻《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加强非税收入全程监管,放大了征管效应。

(一)牵紧预算“牛鼻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非税执收计划编制上,该局突出抓好“两个三”。首先,全面对接三个项目库。逐单位清理非税项目,做好单位收费项目与省级公布目录清单项目库的对接;做好单位收费项目、标准与非税执收系统项目库的对接;做好年初预算任务下达计划项目与单位收费项目的对接。三个项目库的对接,有效避免了乱收费的政策风险,促进了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其次,合理下达三个数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单位报送预算年度执收执罚计划申报表,核定非税收入年度征收基数;依据执收单位预算管理类别及非税项目性质,分类核定执收执罚成本;结合单位部门预算,对超基数或特殊事项提出专项安排。通过落实“两个三”举措,非税收入全面纳入综合预算,且编制计划更加科学、全面、准确。

(二)打出征管“组合拳”。一是强化直接征收。根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非税收入可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规定,对以前年度的价格调节基金、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和现在的污水处理费、水利建设基金、城市设施配套费等基金和专项收入,由非税局直接上门征收,逐步扩大“财政开票、银行代收”范围,2016年,通过财政开票共计征收非税收入1.7亿余元。二是依托平台管收。依托县政务中心平台,严把收费政策,不断强化建设项目“一费制”、公共资源交易等征管措施,2016年政务大厅直收建设项目统一收费1642万元。三是主动协调促收。注重加强与各执收单位的协调配合,每年10月,牵头组织发改、政务中心对非税收入执收系统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清理规范,确保非税收入不虚增、不混库、质量过硬。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罚没收入等执收项目管理,2015年通过联合公、检、法三家,对网络赌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收缴罚没收入9500万元(分两年兑现);2016年联合国土、矿管等单位,对矿产资源补偿费进行了专项稽查和清收,共收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635万元。

(三)用好考核“指挥棒”。 严格落实“平政办函〔2011〕62号”文件精神,充分运用票据年检及非税收入年底预算完成情况考评结果,认真开展县直执收单位非税收入执收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对被评为先进的执收单位,允许其按贡献大小对工作人员给予适当奖励,有力推动了非税收入征管顺利开展,防范了非税收入执收工作中的乱作为和不作为。

二、改革创新“做乘法”,激发非税征管效率活力。

运用互联网+思维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重点推进执收手段、票据管理、收缴方式等改革,进一步堵塞了管理漏洞,提升了非税征管效能。

(一)全面推行非税管理信息化。借助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征管新模式,并理顺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核算业务流程,对缴入结算户的每笔收入进行精准核算和及时划缴,确保了资金核算无差错。配合“智慧县域”建设,对非税收入征收系统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接金盾工程、省厅非税总服务器、嵌入政务大厅办事流程等,构建缴款人、执收单位、代理银行、银联、财政等数据传递网络,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资金风险,实现了非税收入安全、快捷直达财政专户。

(二)强力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强力推进以“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为核心内容的票据电子化改革,将手工操作改变为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子化,使工作人员及时精确掌握用票单位的收费项目、开票金额、作废数量、资金上缴情况等,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财政票据监管效率和时效性,保证了财政票据核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业务量小且没有条件实施票据电子化管理的单位,统一到县政务中心、县非税局代开电子票据;村级组织统一由乡镇财政所代开电子票据,真正实现了便民、快捷、规范、高效。每年,县非税局对350多万份财政票据实行全过程监管,对212个用票单位(含二级机构及24个乡镇)严格细致开展年检,2016年全县非税票据年检合格率达100%。

(三)积极推动非税征缴便捷化。一方面,对业务量较大的单位推行非税收缴电子化。2016年,改革在县法院、交警大队、环保局、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四家单位成功试点,通过POS机刷卡40000多笔,共收缴非税收入1600多万元。另一方面,对高中阶段学校收取的学杂费、住宿费等费用,明确由代理银行统一进行批量代收,银行及时反馈信息给学校,由学校实行集中汇缴。

三、简政放权“做减法”,确保非税政策惠民便民。

非税收入一头挑着补充财政收入的重任,一头连着优化发展环境的期盼。这些年,平江财政人开启一场简政放权、清费降费的“自身革命”,决意以非税的“瘦身”和简约便捷,换取社会的“满意票”和发展的“助推器”。

(一)清费降费不搞变通。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清费降费政策,及时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目录,做到既不随意减征、免征、缓征,也不多征、提前征。近三年,全县非税收入收费项目逐年萎缩,收费规模同比下降迅猛,实际开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63个减为25个,基金收入项目由10个减为3个,2016年全县超40万元的收费单位部门仅有13个,其中社会抚养费一项就由原来的4000万元下降到983万元,2017年房产局和疾控中心两家单位取消收费金额超过1000万元。初步统计,通过落实取消、停征或降标征非税项目政策,近三年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减轻负担7403万元。

(二)稽查督查不走过场。坚决防止非税收入执收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每年选择10个县直执收单位和4个乡镇开展非税收入执收日常稽查,并发出稽查整改意见,责成整改,有效地促进了规范执收,近三年共查出违规违纪资金100多万元收缴入库。2015年《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之际,与监察局、物价局联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条例》执行情况检查,共检查部门和单位29个,查处违规收费金额168万元,收缴财政106万元。同时,完善信访举报制度,认真处理收费信访举报案件,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

(三)为民便民不遗余力。为了方便单位和群众办事缴费,他们定点招标农商行配套网点,直接服务政务中心收费大厅,让大厅执收端资金直达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针对边远乡镇缴费不便的实际情况,他们将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延伸到乡镇农商行网点,在全县范围内实现“收缴分离、判罚分离”,让“数据多跑路,办事人少跑路”。为了适应“互联网+”态势,他们配合商业银行,率先在医疗卫生、教育系统推行缴款渠道多样化,开发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电子缴费平台,为缴款人提供更多选择和便捷,让安全高效便捷的缴费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